当前位置:首页> 会刊专栏> 第五期

七、学术研究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现状、课题与前景
曹小衡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展开以来,两岸农业界往来逐年增加,来祖国大陆发展创业的台湾农业企业和台湾农民不断增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4月就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与发展、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等问题达成了共识,2006年国共“两岸农业论坛”更为落实这些共识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特别是大陆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惠及台湾农民的重要举措,获得了两岸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可以预见,未来台湾农业的资金和技术势必继续在大陆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大陆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也将给两岸农业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农业及相关产业将成为两岸经济关系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一、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1988年,两岸农业界首次香港会晤,就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达成共识后,近20年来,大陆与台湾的农业合作经历了试探、发展和全面拓展三个发展阶段,如今台商在大陆投资于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加工业的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取得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达5000多家,实际投资额近40亿美元,占台湾农业在岛外投资的比例超过80%。近两年来大陆持续释放善意,使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将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新的热点。

  首先,两岸各界人士通过多年的交往,均对对方有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推动进一步实质性的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台湾农业界包括农渔会、农业合作社组织和农业专业协会、农业企业等纷纷来大陆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大陆农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也积极组团赴台考察。同时,两岸农业方面的研究人员也就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农业金融、农业管理、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动植物检疫、渔业以及农业市场等问题。两岸农业界人士的频繁互动使彼此之间加强了了解,沟通了感情,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往来密切的交流局面,为构建两岸农业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大陆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形式为两岸农业合作搭建了平台。1997年以来,大陆先后批准在福建全省、海南全省、山东(平度),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和农垦总局)、陕西(杨凌)等7个省的全部或部分区域设立了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目前试验区内台资农业企业已近2000家,合同利用台资20多亿美元,普遍取得了可喜成效,发挥了试验、示范、辐射作用。试验区的发展对区域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密切两岸关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试验区在成为吸引台资农业企业的新平台、成为两岸农业合作的一个高效能载体的同时,也为两岸农业在更广的区域进行更为深入的合作提供了难得的经验。

  第三、两岸农产品贸易持续和技术交流也得到了长足发展。。1995年台湾输往大陆的农产品只有0.058亿美元,大陆出口台湾产品总值4.21亿美元;而2005年大陆自台湾进口3.61亿美元,大陆出口台湾产品总值5.67亿美元,台湾的水产品、干鲜果品、粮食、茶叶等农产品都已经进入大陆市场。台湾出口到大陆的农产品占台湾农产品出口总值的比例,从1995年的0.01%,大幅上升到2005年的10.08%。另外,在农业技术方面,两岸在植物组织培育、脱毒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速冻保鲜、包装技术、畜产品综合深加工、有机生物肥、生物防治技术等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第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对双方的经济发展也到了促进作用。从台湾方面看,台湾农业企业投资大陆,既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又带动岛内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大陆转移,分散了台湾农业及农民的市场风险,为台湾农业实现产业升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使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上、中游产业得以生存和发展,促进了岛内的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大陆方面看,台湾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理念的引入,也极大促进了大陆各地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受到广泛欢迎。

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三大课题

  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深化两岸农业合作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课题,其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两岸如何携手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随着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岸农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两岸农业经贸合作,利用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应对农业贸易自由化的挑战,实现两岸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两岸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台湾方面看,加入WTO后,台湾农产品特别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受到冲击相当明显,稻米等传统农作物开始休耕,当局不得不给休耕农民每亩20000台币的补贴。而中国大陆在加入WTO之前,人们普遍担忧WTO对农民的冲击,而几年过去了,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了,农民的非农就业加快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加速了(4%左右上升到6%以上),特别是近几年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性产品)出口,每年都以两位数(12%以上)增长,进口农产品(主要是土地密集型)增长没有超过5%。但无论现在情况如何,两岸农业都面临入世后国际市场竞争压力,都面临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传统农业的以“增量”为目的的“数量型”发展,转型为以“增值”为目“质量型”发展,两岸有必要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面对挑战。

  二是如何相互借鉴互补互利共同推动两岸农业的转型升级。为应对WTO的挑战,两岸均有必要加速农业的转型升级。当前,两岸农业皆属小农经营形态。台湾耕地面积约85万公顷,农户约72万户,户均耕地面积约1.17公顷。大陆农户户均耕地不到0.5公顷。都面临缺乏规模经济效益,技术效率很难发挥,农业决策难以掌握市场动态变化等问题。目前,台湾农牧渔林生产总值中,农产品产值占45%,畜产占28%,渔产占26%,林产不到1%。这种产业结构与大陆农业结构基本相同。两岸如何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调整优化各自的农业结构的同时,探讨今后一个时期两岸在农业方面分工合作的可能,从而在促进各自农业各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提高两岸农业整体效益。

  三是推动建立稳定的农业合作机制。要实现两岸农业的分工合作,提升整体经济整体效益,两岸就有必要建立稳定的农业合作机制。为此,必须尽快扫除以下三大障碍:其一、尽快实现两岸“直接全面双向三通”。两岸农业合作无“三通”,很难实现全面合作,当前两岸农业合作在人员、资金和产品的往来上,均受到阻碍,影响了两岸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及两岸农业的进一步合作;其二,尽快扫除台当局的限制性政策。在两岸农产品贸易方面,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产品进口采取较为严格的限制政策,岛内需求较大的大陆农产品如玉米、黄豆等五谷杂粮及棉花等农产品,限制从大陆大宗农产品进口,一些特色农产品无法通过正常转口贸易进口,目前尚有近40%的大陆农产品没有开放进入岛内。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合作,更处于严格限制的范围,如陈水扁就公开表示,台湾的农业技术不可移往大陆。台湾“农委会”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大陆农产品进口比率已经很高,为保障农民利益,台湾不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不会同意开放大陆农产品进口,短期内也不会有进一步推动开放两岸农业政策。在这种思维与政策下,双方稳定长久受益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很难建立。其三,建立有公信力解决纠纷的协商和协调平台、信息互通平台和农业高新技术合作平台。

三、 两岸农业合作的前景

  从理论上看,未来台湾农业的资金和技术势必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大陆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也将给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将大陆的农业资源、劳动力、科研成果与台湾的资金、应用技术、农产品营销体系等优势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调整两岸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最终形成互惠互利、互补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亦可很大程度上避免两岸农业因生产结构相同、贸易结构相似、国外市场相近所导致的恶性竞争,联合拓展农产品市场,实现两岸农业的共同发展。

  具体而言,中近期两岸农业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
  
  第一、完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大陆方面先后建立了多个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以及台湾农民创业园,希望通过专门区域的特殊或优惠政策及其不同园外的管理模式,吸引岛内农业资金、技术、人才甚至农民到农业园区发展,加强两岸农业合作。这是两岸农业合作模式的创新,但需要进一步完善,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与总量管制,要更加重视台湾技术与人才的引进,而不只是资金的投入。园区内不能只限于台商或台湾农民,而是要将台资与国际农业资本结合同时引进,也不排除大陆本地优秀民营农业企业在园区内的合作,以提高两岸农业园区或试验区的合作效益,再将成功案例或模式推广。另外,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大陆台商农业园区与岛内农业生技园区实现对接与合作。
 
  第二、推动两岸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
  
  两岸农业合作不应只限于两岸的市场目标,更应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市场。如将台湾农业生产技术与监管模式移植大陆,在大陆生产,扩大大陆农产品的出口。同时,为避免两岸农产品国际市场上的负面竞争,两岸也有必要考虑建立市场营销合作机制,如双方可考虑建立企业联合组织和共同打造产品品牌、共同研究和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共同建立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联合建立国外农产品营销网络等。

  第三、尝试开发新的合作空间。适应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岸农业的合作正谋求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突破。如可考虑在“精致农业”、“知识型农业”和“观光农业方面”的合作是未来两岸农业合作的又一片广阔空间。台湾农业所处的基本条件是资源贫乏、耕地减少、农业劳动力成本过高、经营规模不大、农产品市场狭小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农业已经难以同农业大国或低工资、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展开竞争,因此台湾农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农业科技、管理、品牌、品种、资金、市场开发等方面仍然还具相当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台湾农业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在探索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与管理密集相结合的“精致农业” “知识型农业”和“观光农业方面”方面先行一步,有许多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是新的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希望田野。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
    邮 编:100710
    咨询电话:64515360/6451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