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会刊专栏> 第一期

学术研究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两岸IT产业竞争力研究及两岸深度合作建议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
     修文群,男,1970年生,博士,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教师

摘要:本文依据产业竞争力理论方法,通过代表性企业访谈,分析台湾IT产业竞争力特点,找寻核心要素,探讨其成因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两岸IT产业深度融合的若干建议。

  过去20年间,台湾资讯产业从无到有,凭借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及上、中、下游产业高度一体化整合,以深具弹性与速度的产业集群后来居上,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产品纵横四海,如笔记本电脑、主板、光碟、显示器稳居产量之冠,芯片代工、设计与光电制造亦名列前茅,其产业竞争力之强大由此可见一般。探讨台湾IT产业竞争力,离不开以下名词:海归、园区、创投、代工、成本控制、中卫体系、弹性专精、分红入股、电子管理等,反映出其产业发展过程中独到创新之境界。因此,深入分析并借鉴台湾IT产业竞争力,把握其中成功要素与经验,对于促进大陆IT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般认为,产业竞争力是特定产业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即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销售,并由此而获得经济收益和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

台湾IT产业竞争力研究

  评价产业竞争力必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选择有代表性台湾IT企业(仁宝、和舰、友达、华映、中芯、宏力、日月光、迪比特等),通过走访企业、管理层座谈等形式,收集数据,总结观点,按照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要求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专家评估,确定指标权重,最终计算产业竞争力,并分析其中重要贡献因子。
具体研究指标包括:1、所有制与分配方式;2、企业家及经理人;3、战略定位;4、企业文化;5、商业信誉;6、弹性专精与国际合作;7、全球运筹、供应链整合与产业集群;8、管理制度及管理手段;9、应用研发与工艺制程;10、资本运作与多元化发展。

一、台湾IT企业产权、分配及激励机制

  企业采用何种产权制度进行生产经营,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性因素。所有权的不同,企业制度的不同,激励效果的不同,都会影响企业竞争力。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企业家、职工和投资者才能对未来的收益进行合理预期,企业才能制定出发展计划,职工才有工作的动力。此外,企业产权结构合理安排,可克服企业内部弊端,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企业产权是否明晰,产权制度是否合理,是决定企业生命力的根本保障。台湾IT企业多为上市上柜公司,股权明晰,权益分明,不论经理人还是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分红入股的形式,成为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此外,科学的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台湾IT企业家与经理人团队

  杰出企业家及管理人团队是台湾IT企业成功的第二决定力量。根据熊彼得企业家理论,企业家代表创新活动的人格化,没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创新就无从谈起,企业也就无从发展壮大。企业家创新活动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以信贷形式支配生产要素的权力。台湾IT业能取得今日之成就,离不开施振荣、张仲谋、曹兴诚、郭台铭、王雪红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战略眼光、胆识魄力的杰出企业家及其协同一致、执行力强的经理人团队。

三、台湾IT企业战略定位

  台湾IT产业发展往往瞄准世界潮头,又能从岛内实际现状出发,稳健务实,准确定位,其发展策略既具现实性,又具超前性。专业代工是台湾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异军突起并长盛不衰的秘诀要领。新经济的核心特征,是将企业非核心活动尽量分包给更加专业的厂商,通过全球布局架构下的外包决策,结合各地比较优势,在专业创新与价值链整合的高度互动中产生最大效益。由于IT产品的复杂程度,单一厂商无法全面兼顾,专业效益成为外包决策的决定因素。台湾厂商长期专注于特定专长的优势开发,并接受专业技能外包引导而朝特定领域发展,形成专业化经营模式,成为其生存竞争力的基础。

四、台湾IT企业的文化建设

  台湾IT企业十分注重企业理念与文化建设,每个企业都形成一整套独特的发展远景与企业文化,体现在厂区建设、环境氛围、企业形象、员工守则、福利待遇、文化娱乐等方方面面,对于培育员工凝聚力与忠诚度、塑造企业品牌与影响力、树立良好的企业风尚、提高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等意义重大。企业倡导创造整齐舒适的工作环境、充满活力和拼劲的组织气氛,提倡有效沟通、充分授权及团队合作精神。如苏州和舰就取自“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盛举,其工厂造型如同航空母舰,象征企业发展乘风破浪所向披靡;日月光集团是以唐朝韩干名画“黑夜中奔驰的白马”来激励员工创造与众不同的闪电速度等。

五、台湾IT企业的资本运作

  台湾IT企业多为上市上柜公司,更不乏成功登陆美国股市案例,其投资多元化、资本运作能力强,金融与产业合而为一浑然天成,往往通过企业并购实现快速扩张,通过交叉持股降低产业风险,通过企业上市获利风险资本、快速募集资金、扩大企业规模,从而获得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与最佳投入产出比。

六、台湾IT企业的国际合作与商业信誉

  台湾IT企业定位于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紧跟世界科技潮流,密切与国际大厂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围绕“前瞻技术、掌握专利、制定规格、主导市场”等目标确定发展战略,通过各项国际标准资质认可,提供及时可靠的品质服务,凭借其良好的商业信誉与负责态度,与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健、默契、依存的合作配套关系,从利益共同体中获得持久竞争力与稳定利润空间。

七、台湾IT企业的全球布局、全球运筹能力
  
  全球化与信息化潮流,引导厂商的全球布局与结构变迁,积极寻求有利于业务开拓的供应环境,将研发、市场、生产、服务等活动,分别依据不同区域优势分工布局。凭借出色的全球运筹能力,台商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比较优势,创造企业经营所需要的最低成本、最高品质及最可靠交货期等制胜要素。追溯台湾IT业的发展史,硅谷(人才摇篮)、新竹(起飞平台)、东莞(配件中心)、上海(生产基地)、北京(调度中枢)五个城市特别显眼,对于台湾IT业成长具有里程碑意义。
八、台湾IT产业的产业分割、专业整合与研发创新
台湾IT企业注重创新研发,纷纷在欧美日等地开设研发机构,以形成竞争者难以模仿、无法跨越的竞争优势。企业在生产主导产品的同时,都致力于本行业今后5~10年的发展前瞻研究,以在新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台湾IT产业核心竞争力模型

  技术快速更新扩散与市场竞争,促成专业分工与专业整合,强调厂商占据特定专业领域,以核心业务逐渐整合相关技术与周边活动,建立独特与差异化的产业影响力。在产品技术周期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台湾企业所擅长的专业制程能力成为竞争重点与发展动力,通过工艺制程的创新改良,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带动更大产能、累积更多生产经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程能力具有时间不可压缩性,包含大量隐性经验与无形资产,不易被对手快速跟进,同时因为设计方缺乏制造经验,为提高效率,越来越多的将产品设计与改良转移给代工厂,促使代工厂形成产品设计改良与加工制造的整合服务能力。

九、台湾IT产业上下游配套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及发展模式。台湾IT产业最强的竞争力所在,是所形成大中小厂商紧密默契结合的专业分工体系及其完整的周边工业,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区域集结完整健全、弹性灵活的中心卫星支援体系,不仅提供相当程度的“区域经济”利益,同时通过厂商间的合纵连横,充分发挥产量上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

十、台湾企业成本控制与精细管理
  
  台湾厂商通过加强垂直整合能力,对成本进行严格、细致的控制。为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控制已不再单纯局限于生产制造过程,而是贯穿于整个产业流程: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发展态势以及产品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使用、维修及回收处置。因此涉及到的信息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及维修成本等全局范畴。台湾企业以精细管理、成本控制最为擅长,注重团队精神、实行人本管理,并通过购买定制SAP、Oracle等国际知名管理厂商产品,建立应用企业ERP、CRM、SCM及Logistic等管理系统,实现电子管理与电子商务,取得显著的竞争力优势。

两岸IT产业深度合作建议

  IT业作为祖国大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以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的国际比较优势,世界工厂雏形已现,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某些产品在国际上占据支配地位,如家电、通讯终端、外部设备等,但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核心研发能力不足,国际运作能力、盈利能力差距明显。
台湾虽走出一条以OEM为特色的信息产品制造加工之路,但核心技术仍对外依赖,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缺乏自有品牌,长期位于利润曲线低端,在激烈竞争中受制于人,而且产业升级换代压力大。在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需要与大陆携手,才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之目标。借助大陆,台湾不仅找到了降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和庞大的成长型市场,也大大化解了IT产业成长风险。两岸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必能创造出有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以改变台湾仅是国际分工链上低阶一环之局面。
当前两岸IT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台资企业占大陆信息产品出口70%以上),产业合作已从低层次的土地、劳力等资源型合作,逐步向人才、研发、金融等市场型合作转化,但亦存在产业配套难、技术转移差、对当地产业带动作用微弱、缺乏有效融合等问题。这说明两岸间产业合作有待更为纵深的突破,但其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加速台资企业的本地化,促进其核心技术转移扩散,带动本地企业成长,培养特色产业群,从而提高产业整体的研发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换代,将大陆资源、人才、市场、基础研发等优势与台湾生产管理、应用创新、国际开拓、全球运作等优势有机结合。
  当前问题是快速创造两岸IT产业合作的有效机制,即绕开政治干扰,以两岸企业家、行业协会、大企业为主体,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确定目标,达成共识,建立合作架构,通过典型产品、企业与区域进行合作实践。

一、加速建立以股份制合作、台企大陆上市、风险资本运作为核心的两岸IT业深度融合机制

  两岸IT产业合作,由于所有制形式、意识形态分歧及政治因素干扰,存在较为严重的互信障碍,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差距,也使其长期停留在低层次利用状态。随着两岸IT产业互动频繁、人员不断接触交流,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在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金融体系与法制规范基础上,建立以股份制合作、企业上市为核心的两岸IT产业深度融合机制,特别针对大型国际化企业及前期投入巨大的关键性产业领域。两岸之间按照国际规范,遵循共同投资、股份合作、共担风险、利益共享原则,通过聘用有良好信誉与经验的国际经理人团队,采用标准化、透明化经营管理方式,积极开放大陆证券市场,有效解决两岸在所有制、经营管理、人事关系等方面的矛盾分歧,建立共赢机制,实现两岸产业的一体化深度融合。
  目前大陆风险投资、二板市场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割断了金融产业链条,束缚了产业扩张。而台湾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风险投资集聚地,风险资本在台湾IT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成效,具有极高创投能力。大陆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科技项目,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而无以为继,同时大量的民间资本、银行存款由于缺乏合理投资方向而闲置浪费。上述问题关键在于缺乏风良性的风险投资管理及退出机制。因此,引进台湾风险投资及其管理团队,加速大陆风险投资业的进程,发挥产业催化剂作用,将大陆民资、海外投资、科技企业、科研项目有机结合,加快大陆创业版市场健全与台资企业大陆上市的步伐,从而激活整个IT金融链。

二、以聘用台湾职业经理人加强两岸高层人才合作交流

  当前,大量台湾职业经理人活跃在大陆台资企业及欧美外资企业中,他们拥有长期海外留学工作背景,掌握行业规则、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具有中西方文化背景与国际化能力以及良好职业操守与个人信誉。因此,大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在用人制度上有所突破,大胆聘用具有良好口碑、行业影响力的台湾职业经理人,在半导体、光电等人才缺乏但又急需突破的领域,建立在“信用机制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经理人合作机制,以实现两岸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企业信用缺失是制约当前两岸IT产业合作的瓶颈因素之一,应通过法律、行政、特别是信息手段,加快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政府应以高度重视信用机制的重要性紧迫性,通过建立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网络系统,将企业及其管理者信用信息集成管理,全方位有效监管,惩戒失信行为,促进两岸IT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联合研发,共同标准,自有品牌
  
  在IT产业研发方面,大陆基础开发与台湾应用开发正在形成良性互补。台湾一向重视应用技术和技术产业化,人均专利数居世界第二,但在基础研究特别是高科技和尖端科技方面实力不足。祖国大陆经过多年的科技积累和建设成完整的科技体系,在若干基础科学、高新技术和尖端科技方面具备一定实力,某些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把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对加速两岸产业升级换代和高新技术发展,将是一个强有力的促进。
  大陆科技界和台湾企业界之间的交往,对两岸IT产业的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大陆众多学术机构及科研成果吸引着台商的商业目光。应重点鼓励台湾企业界加强与大陆学术机构进行合作研发,将成果商品化,共享商机。近年来一些台湾企业和祖国大陆的科技研究单位、科技企业进行合作,提出并开发了一些很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这些给两岸科技界、产业界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两岸IT产业拥有巨大产能与庞大市场,企业家与科技人士对建立属于两岸的共同产业标准抱有信心。建立两岸共同标准,有助于统一市场、降低成本、开发核心技术,拥有与产业寡头正面竞争的筹码。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
    邮 编:100710
    咨询电话:64515360/6451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