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会刊专栏> 第三期

《两岸经贸交流》第三期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目  录
协会要闻
廖晓琪副部长会见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郭台强
海贸会邀请台湾民间机构来京协商进口零关税事宜
台湾农产品供需见面会在福州举行
李水林会长在台湾农产品供需见面会上致辞
焦点综述
两岸包机迈出可喜一步 最新进展详解
两岸包机节日化的意义与局限
两岸经贸论坛引起极大反响
交流合作
2005年两岸“三通”情况
海峡两岸上市公司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大陆台资农业企业发展迅猛
全国台港澳经贸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
两岸贸易
对台小额贸易发展现状
世界贸易组织(WTO)敦促台湾 促进一步开放两岸经贸政策
两岸渔工劳务恢复 首批大陆渔工赴台
学术研究
台湾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未来台湾经济的发展出路
政策法规
有关办理台胞证的问题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
会展专柜
第四届中国(厦门)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
台商推介
中芯国际
宏碁集团
富士康集团
华硕集团
宝岛风情
台湾的端午节
廖晓琪副部长会见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郭台强
7月18日上午,廖晓琪副部长在京会见了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郭台强一行。廖副部长高度评价了工商建研会自成立以来各任理事长及其成员为两岸经贸交流作出的贡献和努力。指出目前两岸间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正常的经贸关系和实现直接“三通”,同时希望工商建研会的各位成员能够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大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经贸发展。郭台强表示,两岸“三通”是工商建研会一直希望和推动的事情,台湾只有依靠大陆才能在今后持续稳定的发展。希望今后工商建研会能够加强与商务部的交流合作,引导会员企业不断扩大在大陆的投资,为增进两岸工商界的交流往来多做工作。
海贸会邀请台湾民间机构来京协商进口零关税事宜
4月24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李水林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凡是涉及到台湾同胞利益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凡是向台湾同胞做出的承诺都要认真履行”的讲话精神,尽快实施中台办陈云林主任4月15日受权宣布的15项政策措施中台湾农产品进口零关税的优惠措施(开放11种台湾主要蔬菜品种准入并实行零关税;对8种台湾水产品实行进口零关税和检验检疫便利措施),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简称海贸会)邀请台湾地区熟悉农业生产、销售和运输的台湾省农会、台湾区果蔬输出业同业公会、台湾省渔会、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协会等民间行业组织以及台湾主管部门委托的民间机构共同组团来京,就对台湾农产品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涉及的技术性问题,包括产地证明文件的出具和认证、检验检疫流程以及运输安排等进行协商。
李水林会长表示,此次零关税优惠措施是2005年祖国大陆对部分台湾水果实行优惠进口措施的延续和扩大,是为深化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为台湾同胞谋福祉所采取的又一项实际行动。我们希望台湾有关主管部门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广大农民的福祉,体察台湾广大农民的急切期望,尽快促成上述协商,使台湾农产品能顺畅地以零关税进入大陆市场。
台湾农产品供需见面会在福州举行
为使台湾农产品在享受零关税措施后能尽快顺利进入大陆销售市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简称"海贸会")和中国土畜食品进出口商会5月18日在福州共同举办了台湾农产品供需见面会。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先生、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先生及两岸业者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国台办陈云林主任在4月15日国共两党举办的"两岸经贸论坛"上,受权宣布增加开放4种台湾水果、11种台湾蔬菜准入,并对11种蔬菜和8种水产品实施零关税优惠措施。大陆方面授权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与台湾岛内民间机构就包括产地证明文件、检验检疫及运输等技术性问题进行商谈。"海贸会"于4月底已正式向台湾岛内民间机构发出了商谈邀请并得到了台湾省农会、台北世界贸易中心等机构的回应,两岸之间正式协商前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李水林会长表示,"海贸会"已做好了准备,希望台湾民间机构近期到北京就上述技术性问题进行正式商谈,达成共识,以便早日实施零关税措施。
在推动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方面,除供需见面会外,“海贸会”还考虑组织大陆采购团到台湾去实地考察、洽谈、采购。据李会长介绍,商务部正在研究在大陆各地主要的农产品集散地、超市连锁店设置台湾农产品批发销售中心、展示中心、销售专柜等。对于台湾业界关心的农产品的注册问题、仿冒问题、被侵权的问题,商务部正在积极研究,找到解决的办法,保护台湾农民的合法权宜。
商务部、农业部以及福建省、福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台湾省农会、渔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李水林会长在台湾农产品供需见面会上致辞
尊敬的江丙坤副主席、尊敬的叶双榆副省长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正值第八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暨第三届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召开之际,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和中国土畜食品进出口商会借美丽的榕城――福州这块宝地,共同举办了台湾农产品供需见面会,旨在打开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渠道,解决台湾农产品在丰产时滞销问题,扩大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在此,我谨代表协会,向专程来闽参加本次采购对接会的台湾省农会代表、两岸从事农产品贸易的代表以及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这次会议提供大力支持的福建省、福州市两级政府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和销售不仅关系到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的繁荣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而且关系到两岸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两岸农业目前都处在转型升级时期,都面临入世后的竞争压力。同时两岸农业也各有所长,祖国大陆拥有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和农业地域,台湾地区有优异的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两岸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相互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造福两岸同胞。但受到岛内消费市场容量狭小的制约,谷丰伤农,台湾农民时有销售不畅之苦。当台湾农民兄弟生产的新鲜水果、蔬菜和渔获卖不出去而烂掉的时候,我们看到眼里,更疼在心上,那是农民同胞的血汗啊。正因为如此,在国共两党共同推动下,祖国大陆尽一切可能,采取措施解决台湾农产品丰产滞销问题。去年8月1日,大陆对15种台湾水果正式实施了进口零关税措施。2005年大陆进口台湾水果3318吨,金额322万美元,其中进口零关税的水果1158吨,金额156万美元,同比增长23%,免税额达到180万人民币。两岸农产品贸易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应该说是2005年两岸贸易的一个亮点。
虽然去年的进口量不大,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指出:"进一步扩大台湾农产品的进口种类,并可以以优惠政策进口台湾农畜渔加工品"。为进一步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 4月15日,在国共两党举办的两岸经贸论坛上,国台办陈云林主任受权宣布增加开放4种台湾水果、11种台湾蔬菜准入,并对11种蔬菜和8种水产品实施关税优惠措施。大家知道,实施这项利好措施涉及到一些技术性问题,包括产地证明文件、检验检疫及运输等。为此,大陆方面授权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与台湾岛内民间机构就这些问题进行商谈。
言必行、行必果,为尽快实践我方对台湾同胞的承诺,4月24日,我本人通过媒体向台湾省农会、台湾区果蔬输出业同业公会、台湾省渔会、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协会以及台湾主管部门委托的民间组织发出了来京商谈的邀请。很快我们就得到了对岸的回应,台湾有关主管部门也正式委托台北世贸中心与我会沟通、商谈。刚才,我会与台湾省农会的代表就原产地证等事宜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台湾农产品的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台湾农民兄弟在急切等待,大陆的消费者也在翘首以盼。我会已做好了准备,希望台湾的民间机构能近期到北京就上述技术性问题进行正式商谈,提出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以便早日实施零关税措施。
大陆高端的消费市场是台湾农产品的定位所在。台湾的农产品不仅是上述享受零关税的品种,还有更多的水果、蔬菜、渔产品和农产深加工品,都深受大陆消费者的喜爱。今天大陆各地的采购商踊跃前来,就说明的这一点。即使我会与对方将上述技术性问题解决了,那也只是成功的一半。畅通的销售渠道是成功的另一半,只有销售渠道畅通才能让台湾农民兄弟直接从中获益,才能让广大的大陆消费者一饱口福,这有待两岸业者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愿尽绵薄之力,愿意为两岸的业者提出一个交流、商洽的平台。就像今天这样,邀请两岸业者共聚一堂,同商销售大计。下一步,我会将视需要,组织大陆的采购商到美丽的宝岛――台湾去实地考察、洽谈、采购。同时,大陆将陆续采取更多的措施,拓宽台湾农产品的销售通路。商务部正在研究在大陆各地主要的农产品集散地、超市连锁店设置台湾农产品批发销售中心、展示中心、销售专柜等。同时我们也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多方努力,支持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打造台湾农产品集散中心。对于台湾业界关心的农产品的注册问题、仿冒问题、被侵权的问题,我们都会积极的研究,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也希望台湾方面给与配合、提供便利,尽快解决水果、蔬菜的直接运输问题。
最后,希望大家多做交流、广交朋友、多签合同、广进财源,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加强两岸农业合作而共同努力。
预祝本次台湾农产品采购对接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两岸包机迈出可喜一步 最新进展详解
“飞起来了,就不要再停下来……”这是今年春节时许多台湾同胞在谈到两岸包机时的感叹。如今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安排正式确定,台胞们的这一心愿可以部分成真了。在往后的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里,台胞们将可以在往返两岸时不再“曲航”而是享受包机的便捷了。这是一件值得两岸同胞高兴的好事。
长久以来,如何便捷顺畅地跨越浅浅的海峡,一直是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一个难以企及的梦。而2003年以来的三次春节包机,稍稍缓解了部分台胞的“行路难”之苦。4年来,两岸包机在两岸同胞的期盼中三次成行,其形式在一点一点地进步,今天又迈出了节日化的重要一步。
回首包机的“旅程”可以发现,在两岸直接“三通”尚未实现的情况下,包机这种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为台湾同胞带来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包机一路走来并成效显著的事实告诉我们: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就两岸交流中的一些技术性、业务性问题进行直接沟通并付诸实施,这样做是务实、可行的。
自2003年的包机首航开始,两岸民间行业组织的直接沟通与协商就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陆方面也一直主张并积极推动两岸民间航空行业组织循台商春节包机的模式,尽快就两岸客货运包机的问题进行协商。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厦门看望台商时,再次明确提出支持两岸民间行业组织依照既有的协商模式尽快就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常态化和货运包机问题一并协商,同步实施。
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与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刚刚达成的节日包机共识可谓开了一个好头,不仅节日包机的确定为台湾同胞提供了更多便利,更重要的是,为两岸交流的技术性、业务性沟通协商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和尝试,证明这一协商模式是可以解决两岸民生需求相关问题的。
今次两岸节日包机的安排虽然比春节包机有了进步,但仍然只是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相较于两岸民间交流日趋紧密所产生的巨大交通需求而言,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所以,在两岸节日包机飞航在即之际,人们自然翘首企盼:何时能早日促成更加便捷的两岸包机周末化、常态化乃至全面、直接、双向的直航,更多地惠及两岸同胞?如果台湾当局不反对的话,最方便的渠道就是依照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的澳门协商模式,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立即展开协商。
提到两岸同胞,突然想到:正期待宝岛一游的大陆同胞,眼下何尝不在等着两岸民间行业组织早日完成协商,让他们得以领略阿里山、日月潭的迤逦风光。
背景:两岸包机的进展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 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主任浦照洲14日在北京受权宣布,该会与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最近就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两岸专案包机达成共识,做出了框架性安排,经双方业务主管部门认可,自即日起实施。这一安排是继2003年、2005年、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后,两岸民航交流与合作迈出的新的一步。
2002年,在两岸未能直航的情况下,台商和岛内一些知名人士提出了两岸春节包机的构想,期望借此缓解大陆台商春节返乡一票难求、辗转周折的困难。大陆有关方面随即给予积极务实的推动,以个案处理、特事特办方式最终促成2003年首次两岸春节包机的实施。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2003年两岸春节包机须中停港澳,只允许台湾航空业者单飞和单向载客,大陆航点仅上海一地,仅6家台湾航空公司参与,共执飞16架次。
2004年,由于台湾当局坚持不合理的“单向单程”主张,两岸春节包机未能实施。
2005年,第二次台商春节包机成功实施。两岸航空公司共同参与、双方对飞、双向载客,各6家航空公司共执行48个往返航班;包机不必降落港澳;大陆航点除上海外,增加北京、广州。但是,台湾当局仍要求航机须绕经香港飞行情报区,仍将搭载对象限定于台商及眷属,把在大陆就学及生活的台湾学生和其他台胞排斥在外。
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搭乘对象扩大至所有持合法、有效证件往返两岸的台湾居民,大陆航点新增厦门,两岸各6家航空公司总计执飞72个往返航班。
自即日起实施的两岸包机节日化将春节包机扩大到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春节包机实施时间“拉长”为春节前后各14天,新增的清明、端午及中秋包机时间为节日前后各7天。
在上述四个节日期间,双方各执行84个往返班次,共计168班。其中,春节期间双方各执行48个往返班次,双方共计96班。其他每个节日包机,双方各执行12个往返班次,双方共计24班。
此外,双方同意开办紧急医疗救援包机、残疾人等急难救助包机,并在货运包机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将可针对台商开办专案货运包机。
4年来,两岸包机逐步扩大、有所进展,但距两岸同胞特别是广大台胞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客运包机的周末化、常态化和货运包机的便捷化尚未实现,两岸直接、双向、全面的空中通航仍待艰苦努力。
两岸包机节日化的意义与局限
两岸有关部门昨日同时宣布,两岸航空业者已就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的技术性、业务性问题达成共识。客运包机将从原来的春节扩大到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个主要民族传统节日,还将开放两岸有特殊要求的专案货运、紧急医疗以及残疾人士等包机申请。
社评说,两岸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迈出客运包机节日化的重要步伐,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为台湾同胞带来更多便利,而且显示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陷于僵局的情况下,仍然能以人民福祉为念,采用变通的办法,务实地解决交往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推动“三通”乃至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不过,目前达成的两岸包机节日化与开办专案包机共识仍属局部安排,无法适应两岸人员往来与经济交往的需要,更离两岸人民与企业界的热切期望相距甚远。尽快就客运包机的周末化、常态化和货运包机的便捷化进行协商,达成共识,早日实施,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直接“三通”,是两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两岸直接“三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其障碍在于台湾当局。不过,台湾当局逆潮流而动的政策,遭到了岛内主流民意的强烈反弹。这也正是陈水扁及民进党当局声望不断下跌的原因之一。岛内的龙头企业包括部分民进党的“大赞助商”,也以跟随连战赴大陆参加“国共经贸论坛”的方式,表达了无声的抗议;就连民进党内部也出现了不同声音。民进党当局在强大民意压力之下,在两岸通航问题上作出调整,同意客运包机节日化及开办专案包机。这对两岸关系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正面的信号。不过,人们希望民进党当局不要将此作为安抚民意的“短线操作”,更不要作为摆脱弊案压力的权宜之计,而应真正顺应民意,在两岸“三通”问题上多做一些实事。
社评指出,在陈水扁近亲与部属弊案连连,导致岛内政局乱象丛生的情况下,大陆方面仍然不遗余力推动落实两岸客运包机的节日化,充分说明大陆方面真心诚意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为两岸人民谋福祉。
客运包机节日化不仅适用的时间范围小,航点少,而且未惠及大陆游客,未能有效解决单向载客及经济效益问题,必然打击相关航空公司参与的积极性。而货运专案包机更因为限制严苛而缺乏实际操作性。随着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密切,以及大陆开放居民赴台游与向台湾农产品开放市场政策的逐步实施,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将显得更加迫切。
两岸经贸论坛引起极大反响
2006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170多人的庞大阵容抵达北京,出席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两岸经贸论坛。这一两岸交流盛事和大陆方面再度释出重大善意,在岛内引起了极大反响,社会各界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胡锦涛总书记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 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
 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 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次两岸经贸论坛的五项议题:
 “在全球化浪潮下,两岸经贸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 “两岸直航对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
 “两岸观光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两岸金融交流与两岸经贸发展”
两岸经贸论坛通过以下七项共同建议:
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期望。
 积极推动两岸直接通航。共同推动两岸民间航空行业组织尽快按既有模式,就两岸货运包机便捷化和客运包机节日化、周末化、常态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协商,作出安排,尽早实施。
 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 加强两岸金融交流,促进两岸经贸发展。
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台湾其他服务业进入大陆市场。
 积极推动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关系发展。
 共同探讨构建稳定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大陆推出15项惠台政策措施
这15项措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一部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经国务院批准的3项政策措施如下:
(一)为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自今年5月1日起,对台湾水果检验检疫准入品种由18种扩大到22种,新增柳橙、柠檬、火龙果和哈密瓜4种水果准入。
(二)为帮助解决台湾产蔬菜丰产季节出现的销售困难,开放甘蓝、花椰菜、丝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葱、胡萝卜、莴苣、芋头、山葵等11种台湾主要蔬菜品种检验检疫准入,并实行零关税。
(三)为扩大台湾捕捞和养殖的水产品在大陆销售,对台湾部分鲜、冷、冻水产品实行零关税优惠措施和检验检疫便利。对台湾籍渔船打捞的部分远洋、近海水产品和在台湾地区养殖的部分水产品进口,实行零关税措施;具体品种为鲳鱼、鲭鱼、带鱼、比目鱼、鲱鱼、鲈鱼、虾和贻贝等8种。对来自台湾渔船自捕水产品输往福建,参照大陆自捕渔船做法,凭公海自捕渔许可证、贸易合同、发票等资料向检验检疫部门报检,不再要求提供台湾主管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
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12项政策措施如下:
(一)为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在现有五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基础上,农业部、商务部、国务院台办决定,新批准在广东省佛山市和湛江市、广西玉林市设立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在福建省漳浦县、山东省栖霞市设立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二)为帮助台湾农民解决水果、蔬菜丰产时出现的销售困难,供销总社等将根据台湾农民和农民组织反映的情况与要求,适时组织由有实力的农产品供销企业和行业组织组成的台湾农产品采购团,赴台采购。
(三)为方便原产于台湾的水果进入大陆,降低台湾果农和台商的经营成本,福建省厦门市建立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对入驻集散中心的进口台湾水果经销商,给予免交保鲜冷库储存使用费以及经销场地免一年租金的优惠。
(四)为降低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运输成本,交通部决定,开放台湾农产品运输“绿色信道”;台湾农产品在大陆运输,享受部分地区过路、过桥费减免的优惠政策。
(五)为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教育部决定,自即日起,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学历。
(六)为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早日实现,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办已制定《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将于4月16日公布。该办法规定,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由指定的大陆旅行社作为组团社组织,以旅游团形式整团往返。组团社由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已批准的特许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范围内指定。这些旅行社大多是大型旅行社,信誉好,服务质量有保证。台湾接待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旅行社也就是接待社,须经大陆有关部门会同国家旅游局确认。该办法还规定,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实行配额管理,配额由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确认后,下达给组团社。组团社在开展组织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前,须与接待社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组团社须为每个旅游团选派领队,领队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考核,并申领赴台旅游领队证。大陆居民须持有效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及旅游签注赴台湾地区旅游。
(七)为进一步方便台湾同胞来往大陆,公安部决定,在原有开放海口、三亚、厦门、福州、上海五个口岸签注点(即“落地签注”)基础上,增设沈阳、大连、成都三个台胞口岸签注点,并将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继续增加新的口岸签注点,为未办妥入境手续直抵大陆的台湾同胞办理签注手续。
(八)为满足在大陆工作的一些台湾同胞希望取得报关员资格的愿望,海关总署决定,开放台湾同胞参加报关员考试,成绩合格者在报名地海关即可申请报关员资格证书。海关总署将制定并公布具体报名办法,以利台湾同胞报名考试。
(九)为了给在大陆居住的台湾同胞提供良好、便利的医疗服务,卫生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适合台湾同胞就医习惯和特点的服务。继续在台胞较集中的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医院指定相对固定的诊区,为台湾同胞提供医疗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挑选一些资质好的医院,如心血管、脑神经、口腔医院等,设立专门门诊部,接待台湾同胞,实行“一条龙”服务。接诊医师可以是大陆医师,也可以是按规定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在大陆行医许可的台湾医师。
(十)为有利于两岸医疗卫生交流合作、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就医,将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就医后回台湾报销医疗费用提供便利。大陆医院在按大陆有关规定书写和保存医疗文书的同时,据实给就诊的台湾同胞提供一份符合回台湾核退费用要求的医疗文书。
(十一)继续欢迎和鼓励台湾医疗机构与大陆合资合作兴办医院。台湾投资者最高股权可占70%,合作期限暂定20年,合作期满可申请延长。
(十二)卫生部决定,准许符合规定条件的台湾同胞在大陆申请执业注册和短期行医。台湾同胞可在大陆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注册、执业或从事临床研究等活动。在大陆取得医学专业学历、考取医师资格的台湾学生,如需要在大陆执业,可在各地卫生部门办理执业注册手续。台湾地区医师申请来大陆短期行医,在履行相应手续后,可在大陆从事为期1年的执业活动,期满后可申请延长。
关于两岸经贸论坛各方的反映及岛内对十五项惠台政策的反映:
1.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说: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是两岸业界、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这些建议,努力将大家的良好愿望变成现实。
2. 《世界日报》:连战此行非但是两岸甚至是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更是绿营以及“台独”论者的箭靶。
3.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加拿大中国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梁伟洪说,十五项政策体现了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的关切和诚意,体现了祖国大陆对台湾同胞所作承诺的落实。胡锦涛再晤连战,提出四点建议强调和平发展,向台湾同胞发出了积极信号和真诚希望。
4. 两岸经贸论坛召开在经济领域,推动了彼此交流、互惠。也是落实国共两党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的行动。
5. 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两岸经贸论坛能促使台湾当局调整相关政策。能让两岸经贸持续、良性互动,是在落实“胡连会”、“胡宋会”所达成的共识,目前很多方面都取得具体进展。
6. 亲民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显耀表示:大陆方面推出的15项善意举措对台利多,显示了大陆方面的务实。可以预见,两岸间的交流往来应会有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7.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的评论文章说,大陆方面的15项新举措“简直无所不包”,今后台湾民众在大陆“不论士农工商,可观光、可投资、还可谋生找工作”。台湾当局“拼经济”喊了十数次还没拼出个所以然,两岸经贸论坛已经拼出15项“大利多”。“在全球布局中,大陆是不能忽视的最大市场,没有人笨到看不清楚大势所趋和利之所在”。
8. 台湾医疗界:在大陆方面宣布的15项善意措施中,有关医疗的内容占了4项,被岛内舆论认为是最大“利多”领域。台湾医疗界对此普遍认为,这不但可缓解台湾医师人力过剩的问题,也可促进两岸医疗领域的双赢合作。台湾医院协会名誉理事长张锦文表示,岛内医院职位基本饱和,每年还新增1300名住院医师,大陆方面的新政策将帮助年轻医师找到出路。
9. 岛内舆论认为,两岸经贸论坛的成果展现了两岸良性互动的积极效应,大陆方面推出的15项“大礼”都是台湾民众可以实实在在触摸到的。
2005年两岸“三通”情况
2005年,两岸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格局继续巩固,贸易再创新高,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台商投资保持平稳,产业逐步优化;两岸邮电往来频繁,邮政、电信业务合作加强;海上与空中通航均有不同程度进展,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规模继续扩大;金融交流合作向前发展;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不断加深,各种联系和共同利益日益增多。两岸“三通”在曲折中不断获得发展。
 两岸通邮
在邮政业务方面,1979年,大陆方面正式开办对台平信和挂号信函业务,两岸邮件总包互相直封并经香港转运。
2005年两岸函件业务有所下降,互换函件总量694吨,同比下降14.1%。其中大陆向台湾出口函件302吨,同比下降5%,占出口国际和港澳台函件业务量的10%,列美国、香港、日本之后居第四位;从台湾进口函件392吨,同比下降20%,占进口国际和港澳台函件业务量的13%,列美国、香港之后居第三位。
2005年两岸互换快件业务量稳步增长,互换快件总量264吨,同比增长5.7%;互换快件数量20.1万件,同比增长7.5%。祖国大陆向台湾出口快件业务总量为172吨,同比增长9%,数量为14.6万件,同比增长1.4%;从台湾进口快件92吨,与2004年持平,数量为5.5万件,同比增长28%。
在电信业务方面,1979年,大陆方面开办对台电报、电话业务。目前两岸电信部门已开办电话、数据通信、移动电话漫游、电视电话、网络电视等业务。2005年大陆与台湾通话业务时长达到18.7亿分钟,净增5.9亿分钟,同比增长45.0%。
 两岸通航
在海上通航方面,目前,两岸海上通航有四种方式。
--福州、厦门与高雄之间的试点直航
试点直航由两岸的船公司使用自营的方便旗船经营,船舶直接航行于两岸港口,但由于台湾方面的限制,只能运送两岸外贸中转货物,货物在台湾不能通关入境,实际上是“船通货不通”。
2005年1-11月,两岸试点直航航次减少,运量增加,共运营1710个航次,同比下降4.9%,运输集装箱51.2万个标准箱,同比增长3.2%。
--福建沿海与台湾金门、马祖之间的海上直接往来
直接往来船只由在两岸登记注册的公司和船舶运营,通航范围只限于福建沿海港口与金门、马祖之间,仍属于局部通航。
2005年1-11月,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海上直接通航客运共运营3843航次,同比增长13.4%,运送旅客51.0万人次,同比增长30.5%。货运运营1568航次,同比增长67.7%,运输货物210.6万吨,同比增长90.4%。
--海峡两岸间接集装箱班轮运输
间接集装箱班轮运输由在两岸注册的船公司使用方便旗船舶,运送两岸间的贸易货物,货物在台湾可以通关入境,但船舶必须经靠第三地(日本石垣岛、韩国济洲岛),实际是“船货不直通”。
2005年1-11月,两岸三地集装箱班轮共运输集装箱60万个标准箱,同比增长约10%。
--海峡两岸间接不定期散杂货运输
间接不定期散杂货运输由在两岸注册的船公司使用方便旗船舶经营,由于台湾方面的限制,船舶同样也必须绕经第三地(日本石垣岛、韩国济洲岛)后才能往返于两岸港口,实际上也是“船货不直通”。目前两岸不定期散杂货间接运输,全部由祖国大陆、香港特区和台湾地区公司的船舶经营,只有液体化工品运输因为两岸三地船舶运力不足,尚有一部分经批准的外轮以单航次运输方式参与。
两岸间接集装箱班轮运输和两岸不定期散杂货运输保障了两岸贸易的往来和发展,目前两岸每年900多亿美元的贸易货物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运输的。
在空中通航方面,2005年,大陆民航部门积极做好反“独”促统工作,务实推动海峡两岸包机向节日化、常态化发展,通过2005年建立的春节台商包机“澳门模式”,在与台湾民航业建立了有效的对话机制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的商谈和其他民航涉台重要问题的沟通。相比以往,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实现了多个新的突破,实现了“增加班次”、“新开航点”、“扩大范围”和“先遣人员提前赴台”,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和两岸民众的高度赞赏。
从1月20日起至2月7日,两岸12家航空公司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台北、高雄之间共飞行72个班往返包机(144架次),共运送台湾居民及其眷属27393人次。其中,大陆航空公司运送了12422人次;台湾航空公司运送了14971人次,平均客座率为83.8%。今年两岸春节包机在飞行架次、运送人数和客座率上明显增加,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50%、152.7%和29.1%。
 两岸通商
在两岸贸易方面,2005年,两岸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贸易额达到9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大陆自台湾进口7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大陆逆差为581.3亿美元。两岸贸易仍集中在我东部沿海省市,以台资企业为主体,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要商品。
在投资方面,2005年,按注册地统计的实际台商投资下降明显,2005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907个,同比下降2.4%;合同台资金额1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1%;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1.5亿美元,同比下降31.0%。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我吸收境外投资中排第七位。截至2005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8万个,按注册地统计实际使用台资417.6亿美元。目前台商投资仍集中在我东部沿海省市,投资领域仍以制造业为主。
在两岸金融交流方面,继续取得进展。截至2005年底大陆方面已批准2家台资银行、7家台湾地区银行的代表处、2家台湾地区保险公司的营业性机构、13家台湾地区证券公司的22个代表处、12家台湾地区保险公司的16个代表处、2家台资企业在大陆A股上市。
我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及浦东发展银行都与台资银行或台外资银行分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开展的业务种类包括汇款、互开信用证、代理托收、担保人民币贷款、应收帐款融资、双边保理等。
2005年我新批准台湾富邦、宝来证券在大陆设立代表处。2005年9月开始,福建省台湾独资和合资企业可以入股其在福建省注册地所在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目前已有7家台资企业入股6家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入股金额33万元。由台湾富邦金控通过收购香港港基银行后成立的富邦香港,以及在香港注册的台资联华资产控股公司都正在与大陆有关机构接触,计划通过参股方式在大陆开展业务。另有5家台资企业申请在大陆A股上市。
在入岛经贸交流方面,实现新的突破。2005年12月,福建省在台中举办了首届“两岸(福建)优良家庭用品礼品博览会”,这是大陆第一个省份入岛举办的商品展,扩大了我在岛内的影响,增进了两岸的交流。
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两岸“三通”仍处于间接、单向的状态,限制了两岸同胞的交流交往和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
在通邮方面,两岸邮件总包处理中心数量仍不足,而且相关业务种类少,邮政包裹、小包、汇兑、速递等项业务均不能开办。
在通航方面,两岸船舶、飞机不能直接往来;两岸人员旅行仍需经香港、澳门等地中转;定点直航不能运输两岸贸易的货物,两岸贸易货物仍需经香港、日本等第三地中转,造成了“船通货不通,货通船不通”的怪象。
在通商方面,大陆市场对台湾企业和商品全面开放,而大陆产品输台受到诸多歧视性的限制,2200多种大陆较具优势及台湾同胞需要的商品不能进入台湾;台湾当局对赴大陆投资的企业设置种种障碍;大陆的企业不能向台湾投资,商务机构也不能在台设立;大陆企业难以在台湾独立举办经贸展览会;大陆经贸人士赴台考察、访问也受到诸多限制。
海峡两岸上市公司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5月28日,江苏省台办和江苏省证监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上市公司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在目前已拥有18家上市公司的江苏省江阴市成功举办。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江苏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出席了会议,台湾工业总会副理事长林伯丰、台湾知名企业家焦廷标率团参加了此次论坛。
大陆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教授和台湾著名经济学家叶万安教授分别就大陆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状况、台湾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向大陆转移的情况和发展趋势作了详细介绍。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和群益金融集团阐释了公司上市的一些具体要求和细节。来自两岸6家上市公司的代表介绍了在大陆上市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与会台商的浓厚兴趣。
会上,专家们指出,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并无政策上的障碍,关键在于企业上市的决心和企业的发展前景。
叶万安教授指出,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创造了双赢。他以笔记本电脑生产为例解释说:台湾笔记本电脑生产未转移到大陆前,每台单价为860元,而转移大陆后单价降到620元,因此销量迅速从14万台扩大到49万台,销售额也从122亿美元,上升到了303亿美元。他同时指出,台湾企业外移时,多将产业附加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即市场调研、创新、研发、设计和物流、行销服务、品牌等留在台湾,将制造与装配移到海外,一方面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方面掌握生产技术,三方面掌握全球行销市场,扩大企业整体规模,整合全球资源,迈向永续发展。
大陆民营企业长电科技董事长王新潮指出,国外和台湾对大陆地区技术出口的限制,使国外和台湾的投资者失去了机会,却给长电科技的成长创造了机会。他说,长电科技从事集成电路的封测业务,因为国外和台湾对技术转移的限制,国外和台湾的封测企业无法进入大陆,因此,长电科技才有了发展的机会,从九十年代的一个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并且他预言,再过三年,既使其他国外企业再进入大陆,长电科技也足够强大,具备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实力。因此,对技术转移的限制,是一面双刃剑,虽然保护了技术,但是却可能失去应得的机会。
大陆台资农业企业发展迅猛
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副会长唐炜4月1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层次日益提高,互补互利、相互依存的两岸农业合作格局正在发展中。截至2005年底,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湾农业企业达5000多家,实际使用台资近40亿美元。
唐炜介绍说,海峡两岸血缘相亲、地缘相近、农业形态相似,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两岸农业界就顺应潮流,不断探索合作与交流的途径与方式,在果树、蔬菜、热带作物、畜牧兽医领域,尝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1997年,大陆先后在福建漳州、福州,海南全省,山东平度,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以及陕西杨凌设立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为促进两岸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两岸农业交流,从过去单纯的种植业拓展到畜牧业、渔业等生产领域,还增加了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
“2005年以来,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打开了一个良好的新局面。”唐炜说,去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中指出:“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事关广大台湾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解决。”在中共与国民党、亲民党两党达成的共识中也提到要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和解决台湾农产品特别是水果在大陆的销售问题。去年8月1日,大陆宣布将台湾水果准入品种由12种扩大到18种,并对15种水果实行进口零关税措施。此外,还对台湾农产品进口提供通关和检验检疫等方面的便利措施。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福建漳州、福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福建全省。这些措施都推动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新高潮。
据唐炜介绍,目前,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以福建、海南、山东三个农业合作试验区最为活跃。作为最早建立两岸农业试验区的省份,福建目前已建立了多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和示范企业,还设立了台湾农民创业园,台资已成为福建农业投入的重要来源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海南,台湾农业企业也获得快速发展,而农业大省山东,已初步出现台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聚集。
他说,两岸农业合作在东北、西北地区有巨大潜力。黑龙江省是大陆重要的商品粮、畜牧业与林业生产基地,正好是台湾所缺乏的领域。在西北,陕西杨凌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雄厚的农业科研力量,为具备资金与技术优势的台商在此开发提供了条件。
全国台港澳经贸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
2006年7月11-13日,商务部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了全国台港澳经贸工作会议。
2003年2月,商务部在厦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台港澳经贸工作会议。时隔三年,第二次全国台港澳经贸工作会议在青岛再次召开。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台港澳经贸工作的同志,国务院部委的代表,部分中央企业代表,各主要进出口商会负责人,中央驻港联络办等单位的1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商务部副部长廖晓琪同志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中央对台港澳工作方针为指导,分析当前台港澳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传达中央对台港澳工作的部署,研究落实中央对台港澳经贸政策的具体措施和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交流各部门各地区做好台港澳经贸工作的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全面做好对台港澳的各项经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就本次会议的议题广泛交流了意见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会议总结了过去几年来我对台港澳经贸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台港澳地区继续保持我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和重要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市场的地位。会议分析了目前台港澳经贸工作的发展形势。会议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密切合作,努力推动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融合,密切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全面开创对台港澳经贸工作的新局面。
对台小额贸易发展现状
对台小额贸易是海峡两岸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贸易方式,类似边贸,即在大陆沿海地区指定的台轮停泊点,经核准有专门经营权的大陆公司同台湾地区居民在限定的金额和数量内进行的特定货物贸易。
一、对台小额贸易沿革
对台小额贸易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东南沿海居民与台湾居民间自发的一种贸易方式,1986年纳入外经贸管理体系。在当时两岸隔绝,一般贸易不能正常进行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台小额贸易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两岸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需要,加强了民间交往,密切了两岸关系,对突破台湾当局对大陆产品的进口限制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加强管理,规范贸易行为,1993年原外经贸部与海关总署联合颁布了《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的管理办法》,对对台小额贸易的经营对象、贸易额、运输工具、交易口岸、经营范围、外汇管理、税务管理等做了全面规范。
二、对台小额贸易的发展现状
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不断扩大及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台小额贸易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对台小额贸易初期以进口台湾电器、出口大陆土特产品为主,目前主要进口台资企业生产所需零配件、台湾水果,出口大陆水海产品。二是交易金额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涨,渔船不断更新换代,对台小额贸易使用的船舶吨位和每航次交易金额增加,1993年的相关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小额贸易的需要。三是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海关、质检等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小额贸易口岸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较难适应监管要求。原经营对台小额贸易的“五省一市”(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海南五省和上海市)中,江苏省和上海市已多年没有开展对台小额贸易,海南省的对台小额贸易也逐年萎缩,2005年已基本未开展此项业务,仅在福建、广东和浙江省还有一定量的对台小额贸易。福建省是对台小额贸易最主要的地区,目前共有28个对台小额贸易点,66家经营公司, 2005年对台小额贸易额7411万美元,其中出口4344万美元,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水产品,进口产品主要是台资企业生产需要的零配件和少量原辅料。浙江省共有14个对台小额贸易点,14家对台小额贸易公司,2005年浙江省对台小额贸易出口总额1100万美元,处于上升恢复期,主要产品为带鱼、杂鱼、虾米等水产品,没有进口。广东省仅剩1家公司在经营对台小额贸易,2005年对台小额贸易额1350万美元,主要是冻虾、冻鱼等海产品出口,没有进口。
今年3月,商务部会同财政部、交通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外汇管理局等部门赴福建、浙江对对台小额贸易进行了调研,认真听取了地方各有关主管部门和小额贸易经营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商务部等部门认为,对台小额贸易作为两岸经贸交流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形式,有利于加强两岸的民间交往,有利于促进直接“三通”,这种特殊的贸易方式应继续予以保留并尽快修订并颁布《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的管理办法》,适当放宽对小额贸易的限制。
世界贸易组织(WTO)敦促台湾 促进一步开放两岸经贸政策
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台北(以下简称台湾)贸易政策审议会议6月20日在日内瓦召开,两岸经贸关系成为会议焦点之一,世界贸易组织呼吁台湾,应该让两岸贸易更加自由化,从而刺激经济成长和投资。
这是台湾加入WTO后,世贸组织首次针对台湾的两岸经贸政策进行审议,并提出报告。
世界贸易组织对台湾经贸表现以及支持贸易自由化的立场给予肯定,但是同时提出,台湾仍然限制中国2200项产品进口,因而呼吁台湾当局让两岸贸易更加自由化。
世界贸易组织认为,两岸贸易往来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有必要进一步开放两岸经贸交流,两岸经贸自由化不仅有助于改善台湾经济,也能吸引对台湾的直接投资。
世界贸易组织指出,台湾的外来投资与台湾流向中国和其它国家的资金相比较,仍然“显著较低”。
此外,台湾当局预测今年经济成长率为4.25%,但是世贸组织提醒说,油价、美国利率、持续性的赤字、台湾企业出走和人口老化等因素将影响台湾经济的增长率,报告还呼吁台湾持续金融改革政策。
两岸渔工劳务恢复 首批大陆渔工赴台
新华社报导,12名经过筛选的大陆渔工5月19日在福建省平潭县澳前镇东澳码头登上台湾渔船出海作业,成为时隔四年后重启对台渔工输出的首批登船大陆渔工。
报导指出,在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司长宣布登船后,12名平潭县渔工手持登轮证经口岸边防检查,登上摆渡船驶向靠停在近海处的台湾渔船进行接驳。接上12名渔工后的台湾轮船鸣笛致意,缓慢启程驶离口岸。
对台渔工劳务合作业务是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陆方面于2001年底全面暂停了对台渔工劳务合作。经过两岸民间组织的努力,大陆宣布于今年5月18日正式恢复两岸渔工劳务合作。
据了解,此次大陆有9家劳务合作公司作为试点经营对台渔工劳务输出,其中福建有3家企业。平潭县作为恢复两岸渔工劳务业务合作后首批派出渔工的口岸,事先招收了249名渔民,首批挑选的154名在进行有关专业技能培训后,全部取得了相关的资格证书。
台湾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
21世纪初期台湾经济表现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外部因素外, 台湾经济结构性失衡、当局财经政策不力、大陆经贸政策僵化等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台湾经济不振并非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信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政治问题。
A. 经济结构性失衡耗尽经济增长动力
20世纪60-70年代,台湾经济依靠传统的轻型加工业实现快速发展和起飞。从80年代中期起,由于新台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及地价、工资快速上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制造业生产的比重开始萎缩。虽然90年代台湾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使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台湾高科技产品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电子资讯领域,尤其是计算机及其周边产业、芯片代工等,生产方式无法摆脱加工装配模式,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主要依赖美、日甚至韩国,未能培育较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体系。这不仅造成生产上的被动,而且利润的大部分转移给掌握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外国中、上游厂商。技术上受制于人,加上整体制造业仍然以传统的OEM/ODM为主要生产模式,使得台湾经济虽已进入以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主的时代,但“浅碟型”加工经济的特性仍未改变。同时,台湾农业及传统产业生产成本过高,技术缺乏革新,无法享有高科技产业的成果而逐渐呈现“空洞化”趋势。面对东南亚及大陆传统加工产业迅速发展,台湾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大,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这些长期结构性问题的累积,使经济发展原动力逐渐耗尽。
B. 台湾岛内政治纷争妨碍经济正常发展
民进党执政以来,始终坚持“意识形态治政”和“分离主义路线”的思维模式,与在野党纷争不断,政治秩序持续动荡,无法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财经政策方面,执政当局缺乏成熟、有经验的经济管理人才,施政方向不明,财经政策摇摆不定,以致经济决策连连失误。政局混乱严重影响了投资软、硬环境,挫伤了岛内外厂商的投资信心,整个台湾甚至被形容为“地雷股”。由于害怕被“套牢”,在本地厂商投资纷纷转向岛外的同时,外商对台湾投资的增长率也连年滑落。台湾当局一意孤行的政策指向,不仅束缚了台湾经济的正常发展,也使得台湾因自外于经济区域化进程而面临经济“边缘化”甚至“角落化”的困境。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使台湾经济在贸易、投资等方面受到影响,加上岛内经济环境恶化,跨国公司生产据点与营运总部纷纷搬离、产业大量外移,资源从过去的净流入转变为净流出,经济发展空间被大大压缩。面临困境,台湾当局仍执迷不悟,不仅没有积极参与,反而关起门来火热地“拚政治”,致力于将自己的边缘处境进一步深化。
C. 台当局大陆政策僵化扼杀台湾企业生机
台商赴大陆投资对台湾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他们不仅以赢利的方式回流资金,而且以购买各种原料和零部件的方式强化岛内企业的生存力,并增加岛内就业机会。据台湾“证期会”统计,赚钱最多的20大电子上市公司,有七成是靠在大陆的企业赢利,母公司几乎全靠大陆工厂赚钱,岛内只留下“花钱”机构,如研发设计、营运总部、管理培训以及后勤支持等。由于获利普遍看好,大陆台资企业纷纷增资扩产,进行全方位的市场布局,抢占庞大商机。台资生产性企业在大陆的加速扩张,需要台湾服务性企业的大力配合与支持。若实现两岸直航,有利于留在岛内的企业“后勤”基地,如研发、设计、管理、营销等部门更好地为大陆台企服务。但是,台湾当局在分裂意识主导下,未能正视这一事实,不是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而是极力加以限制,试图摆脱大陆“磁吸效应”。一方面,一再以“根留台湾”束缚岛内企业,限制两岸直接“三通”,使企业不断错失投资大陆的商机;另一方面,又以所谓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延续“戒急用忍”政策。这不仅扼杀台湾经济复苏的机会,也让外商对台湾失去信心,削弱台湾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延误经济结构调整,进而使台湾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未来台湾经济的发展出路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
未来台湾经济走向是从“谷底”跃升,呈现“V”型或“U”型走势,还是呈现“L”型走势,从“长盛期”转入“长衰期”,则取决于台湾经济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己之所长,有效地运用大陆的劳力、市场、资源等优势,与大陆经济形成出互补互利、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1) 制造业发展需要新的支柱产业
20世纪60年代台湾主要依靠以轻纺为主的劳力密集型产业支撑经济高速发展,70-80年代主要依靠以石化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支撑经济中高速发展,90年代主要依靠以电子资讯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支撑经济中速发展。21世纪之初,由于国际市场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报价越来越低,岛内电子资讯产业中附加价值较低的生产部门已无法维持生产,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也不得不步传统产业后尘,大量向外转移,甚至技术相对先进的生产部门,为降低生产成本或市场布局考虑,也纷纷外移,而大陆正是台湾三波产业外移的最佳去处。据统计,在岛内渐趋成熟的电子资讯产业的最主要部分——电脑及周边设备与零配件产业移往岛外部分的产值占其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95年的25%大幅上升到2005年的80%以上,其中移往中国大陆部分的产值已占70%以上。另一重要核心产业半导体厂商也突破政策限制,纷纷加紧部署或实施在大陆的投资计划。同时,90年代末才在岛内迅速兴起的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在远未步入成熟阶段之际,就为顺应国际电子产业分工模式的发展变化而开始将其主力生产制程逐步向大陆转移。据调查显示,台湾高科技厂商已有一半以上到大陆投资,有85%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前往大陆投资。由于两岸无法直接“三通”,同时出于将生产尽量推近市场的投资布局考虑,大量先期移往大陆的下游产业带动了上中游的原材料及设备制造产业的连锁性整体外移。伴随着制造业外移,以往台湾经济赖以高速发展的代工生产与设计(OEM/ODM)优势逐渐丧失。未来如果在高技术产业中无法拓展新的高附加价值领域,台湾经济将欲振乏力。岛内高技术产业需要实现多元化发展,除电子资讯产业外,其他高科技产业,如生物技术、新材料、航太等的发展需要庞大的市场支撑,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从而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带动正在衰退的台湾经济。否则,未来台湾本岛将逐步淡出世界制造业的舞台。
2) 服务业发展需要大陆市场支撑
随着台湾经济从制造业进入服务业时代,第三产业日益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主导产业。从其对台湾经济整体增长的贡献来看,80年代中后期开始高速增长并且产值超过台湾GDP60%以上的服务业,在90年代以后增速减慢,直接导致台湾经济由过去的中高速增长转入中低速增长,年均经济实质增长率从1984-1997年的7.9%大幅下降到1998-2005年的3.8%。台湾服务业远未成长为能够有效吸纳传统产业外移造成的失业人口以及创造足够新的就业机会的产业,致使岛内产业发展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由于台湾生产性行业为追求比较利益和降低生产成本相继将生产据点转移到大陆,岛内服务性行业原有的生产服务对象日渐“空洞化”。台湾服务业要继续有效地为大陆台资生产制造企业服务,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自由流动与交换的市场环境。然而,由于目前两岸暂时不能直航,虽然台湾制造业到大陆投资确实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企业的交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包括资金、人员、货物等在内的基本生产要素均要经过第三地中转,从而在无形中阻碍了台湾服务业向大陆市场延伸。如果台湾服务业无法加速拓展岛外市场以增加新的发展空间和加快提高国际竞争力,台湾经济就会因为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无法持续稳健成长,面临难以突破的发展瓶颈。因此,台湾当局所谓的经济“中心化”战略并没有实质进展,而经济“边缘化”趋势却越来越明显。由于岛内市场有限,台湾服务产业的发展必须面向亚太区域,借助于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的经贸活力和市场规模。根据美国“麦肯锡国际顾问公司”的研究,台湾发展货物及旅客转运中心,至少有80%的商机在大陆市场。如果无法开发大陆市场,营运中心前途可忧。因此,在两岸直接“三通”政策尚未正式解冻前,营运中心的发展一直面对着直航的关卡。
3) 对外经济循环转向大陆地区
台湾属海岛型经济体系,自身资源不能自给自足,经济发展有赖于对外经济关系的不断循环与扩张。20世纪60-80年代,岛内加工出口经济的起飞,基本上是建立在“自日本进口机械设备与零部件——在台湾加工、制造、生产——再对美国出口销售”的“三角关系”架构上,即传统的“三角贸易循环模式”。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台湾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大幅下降以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弹,旧的“三角模式”因台湾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美国市场的障碍越来越难以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于是,台湾企业将从美国市场获得的订单,转移至大陆生产据点进行加工、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美国,在原有的“三角循环模式”中多出了大陆加工出口这“一环”,从而形成“四角循环模式”。面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台湾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加快与大陆经济合作的步伐,根据自身的经济优势,一方面通过与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的技术合作,吸取其高科技与企业管理经验,继续维持自日本进口技术设备的经济循环结构;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对大陆的投资,充分运用大陆的资源与市场,将目前通过大陆加工再对美出口的经济循环结构,转变为在大陆加工后直接就地销售的经济循环结构,即将现有的“四环经济结构”减少“一环”,从而促进台湾利用日本技术与大陆生产要素和市场的“新三环结构”的确立。从发展的角度看,未来台湾对外经济关系的“新三环结构”最终将走向“双环结构”,即转变为直接运用大陆技术与市场的“直接连环关系”。这一新格局的形成与确立,大致要在大陆全面实现小康、经济壮大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时。
有关办理台胞证的问题
 办理台胞证需要哪些手续?
第一次前往大陆的台胞,应先到设在香港的中国旅行社,即“港中旅”,提出要来大陆的申请,之后即可办理“台胞证”。该证件属于临时性证件,适用于台胞来祖国大陆观光、探亲、短期商务考查等事宜。可以说,台胞在取得该证件后,就取得了来往大陆的合法资格。台胞证有效期为三个月。
 台胞证有效期怎样计算?
“台胞证”的有效期应该从证件签发之日起计算,而且“台胞证”上也明确注明了有效期的起止时间。注意,这里的有效期不是从进入大陆之日起计算的。现实中有些台胞因为按照进入大陆之日起计算其“台胞证”的有效期,因而造成了在大陆的“逾期居留”。
 台胞证遗失后怎样补办?
台胞在补办“台胞证”时,首先应当在前往丢失地的派出所办理书面的“报失证明”,或者前往当地公安分局的外事科办理“遗失证明”,然后将上述证明材料提供至当地市公安局入出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临时台胞证”。等其回台湾后再重新申请办理正式的“台胞证”。
 超过台胞证有效期后仍滞留在大陆的,如何处理?
根据《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超过“台胞证”有效期后仍滞留在大陆的,属于“逾期非法居留”,可以“处以警告,单处或并处每逾期一日一百元的罚款”。逾期居留的台胞,按以下手续办理:
(1)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教育﹔
(2)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教育﹔
(3)台胞提供2寸照片一张(黑白、彩色均可),
填写《港澳台侨证件延期、补发申请审批表》﹔
(4)公安机关出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并按每逾期一日罚款人民币100元计算﹔
(5)公安机关将已超过有效期的“台胞证”延期一个月的有效,该有效期自处罚之日起计算。台胞必须在该有效期内离境。
 台胞是否可以办理延期停留?
台胞在大陆期间,因合理原因而不能在“台胞证”有效期内按时离境的话,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的入出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请求延长其在大陆的停留期。有关申请延长停留期的具体规定,主要由台胞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负责制定。如果有些台胞还需要在大陆停留更长的时间,应该申请办理“多次入出境签注”。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
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发布了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条 为规范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依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和《旅行社管理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以下简称赴台旅游),须由指定经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以下简称组团社)组织,以团队形式整团往返。参游人员在台湾期间须集体活动。
第三条 组团社由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已批准的特许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范围内指定,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公布。除被指定的组团社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
第四条 台湾地区接待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旅行社(以下简称接待社),经大陆有关部门会同国家旅游局确认后,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公布。
第五条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实行配额管理。配额由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确认后,下达给组团社。
第六条 组团社在开展组织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前,须与接待社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
第七条 组团社须为每个团队选派领队。领队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地方旅游局向国家旅游局申领赴台旅游领队证。组团社须要求接待社派人全程陪同。
第八条 组团社须要求接待社不得引导和组织参游人员参与涉及赌博、色情、毒品等内容的活动。
第九条 组团社须要求接待社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团队日程安排活动;未经双方旅行社及参游人员同意,不得变更日程。
第十条 大陆居民须持有效《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及旅游签注(签注字头为L,以下简称签注)赴台旅游。
第十一条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须向指定的组团社报名,并向其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通行证》及签注。
第十二条 赴台旅游团须凭《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团名单表》,从大陆对外开放口岸整团出入境。
第十三条 旅游团出境前已确定分团入境大陆的,组团社应事先向有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或省级公安边防部门备案。旅游团成员因紧急情况不能随团入境大陆或不能按期返回大陆的,组团社应及时向有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或省级公安边防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参游人员应按期返回,不得非法滞留。当发生参游人员非法滞留时,组团社须及时向公安机关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做好有关滞留者的遣返和审查工作。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之规定的旅行社,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将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予以处罚。对组团单位和参游人员违反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届中国(厦门)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中国(厦门)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于6月24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经过四年的培育,食博会已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初步搭建起了一个以服务福建、台湾、华东华南地区、东南亚区域为主的重要食品交易平台。本届食博会展出面积达22000平方米,848个参展展位,展出面积和国际标准展位数均比上届增加30%以上。展会首次采用明晰专业展区的做法,分设茶叶果蔬农产品、罐头酒类饮料、糖果休闲食品、食品机械添加剂四大专馆。
约有600家企业到会参展,其中来自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境外企业占20%。银祥、黄金香、中绿等福建本土知名食品品牌几乎悉数到位。同时,广东、浙江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也前来参展。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台湾的农产品成为最大亮点,数百种农产品和加工品登台亮相,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仅台湾农产品展区就达96个展位。13个团组400多位台商携带台湾水果、蔬菜以及名优加工品赴会参展。为了开拓在国内的销售渠道,展会期间将举办一场台湾农产品(水果)供需对接会,邀请国内10多个省市的100多家专业水果采购商来厦与台湾水果经营商直接进行供需对接,交流内容也将从农产品扩大到农业生产技术。
有关方面表示,第四届食博会将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厦门的对台区域优势,继续促进台湾农产品和食品进入祖国大陆市场,为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服务,力争将“食博会”办成海峡两岸最具专业性、实效性、国际性的食品盛会。
  本届为期三天的食博会,免费为市民开放。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是全球排名第三的集成电路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先后在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投资建厂,以提供“一站式”服务为目标建立了完整的集成电路代工模式;从0.35/0.25微米技术入手,现在已经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提升到了国际主流技术水平的90纳米(0.09微米);目前,中芯国际的生产能力为15.7万片/月,占国内8英寸晶圆产量的一半;其中,12英寸晶圆为1.35万片/月。2005年,中芯国际的销售额为11.71亿美元,占国内集成电路芯片加工产值的近一半。
2000年,以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长张汝京博士为首的爱国华人团队回国创业,在还是一片荒芜的上海张江开始了中芯国际上海工厂的建设。次年十一月,上海一厂便成功投产,生产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0.18微米芯片,创造了半导体业从建厂到投产时间最短的世界记录。同时,二厂和三厂也陆续实现批量生产。2003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8万片/月,工艺水平推进到0.13微米,被半导体届权威刊物《半导体国际》评选为当年“最佳半导体厂”。
2004年,中芯国际事业发展迅猛。年初,成功收购摩托罗拉天津半导体厂成为中芯国际七厂,并将其产能从原来的500片/月提高到目前的1.5万片/月;3月,中芯国际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同时挂牌上市;9月,中芯国际北京工厂(四A厂)即中国第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正式投产。到年底,中芯国际的生产能力达到12万片/月,工艺水平推进到0.10微米,销售额达到9.75亿美元,并在当年第三季度进入世界前三大集成电路代工厂之列。
2005年12月,中芯国际与日本凸版公司合资项目—凸版中芯彩晶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工厂竣工投产,为CMOS图像传感器配套。2006年3月,中芯国际与新加坡联合科技合资的成都封装测试工厂正式投产。现在,中芯国际正在北京和上海扩建12英寸生产线。中芯国际还向半导体相关领域拓展,在上海建立了一座太阳能电池厂。
中芯国际从最初二百多人的海外团队发展到今天的9800多人,其中1000多名的是来自海外的技术专家,其余的8000多名员工都来自国内。中芯国际在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量的集成电路工程师,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了人才。
中芯国际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扶持,得益于中芯国际有一个国际化的团队,以及这个团队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中芯国际的发展历程也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宏碁集团
宏碁集团成立于1976年,主要从事信息行销服务业。成员包括:宏碁、元碁、太碁、安碁、展碁、网际威信、乐彩、华瞻、客服网际与全国电子等。2001年营业额约31亿美元,员工人数6267人。
主要的核心业务分别是信息产品事业群,负责个人计算机信息产品的行销与服务;电子化服务事业群,以先进完整的信息科技及管理的巨架构,提供客户创新且具高经济效益电子化微服务与解决方案;经营暨投资管理事业群,负责创造长期投资的最佳利益,稳定宏碁的经营环境,并协助宏碁e-Business事业的扩张。在三大块核心业务中,品牌事业规模最大,即Acer电脑全球营业额2001年超过20亿美元。Acer目前是世界前十大电脑品牌,业务范围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是中国人最大的电脑公司。
1993年9月,北京宏碁讯息有限公司在京成立,现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附近的理工科技大厦。公司主要负责Acer 电脑产品在大陆市场的行销和服务。经过9年的努力,先后在全国建立了近1000家代理商销售服务体系,遍布全国27个省,覆盖200多个城市。目前,北京宏碁讯息有限公司在北京、中山建有Acer电脑装配厂,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建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超过200余人。
富士康集团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专业研发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缐缆及组配、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组装、无缐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元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
自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以来,经由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对科技产业发展动态的前瞻性把握和果断决策,以及富士康全体同仁的辛勤耕耘,集团规模迅速壮大,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数十家子公司,现有员工16万馀人。产品从当初单一的电气连接器发展到今天广泛涉足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等3C产业的多个领域。自1991年至今集团年均营业收入保持超过60%的复合成长率,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连接器、电脑准系统生产厂商,并连续七年入选美国《商业週刊》发佈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蝉联2002年和2003年中国大陆出口200犟第一名,自2001年起一直稳居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2003年度跻身为中国工业企业三犟。集团杰出的营运绩效和扎根大陆﹑深耕科技的投资策略,深为国家与地方领导肯定: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李瑞环、尉健行、李长春、钱其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莅临集团视察,给集团“扎根中国,运筹全球”以鉅力支持。
集团自1996年起投资兴建、2000年初纳入统一联网保税运作的深圳龙华科技工业园,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准系统制造和系统组装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电脑游戏机、伺服器、主机板、网路配件、光通讯元件、液晶显示器、精密模具的综合生产基地,以及国内通路建设的整合规划与佈建中心。
在华东地区,集团从1993年开始逐步推动产业佈局,先後建立昆山、杭州和上海等基地。其中,集团昆山工业园已连续7年稳居全球个人电脑连接器第一大厂;2003年3月,集团杭州钱塘科技工业园建设拉开序幕,一个融研发、设计与生产为一体的无缐通讯产业基地,将崛起在钱塘江畔。
2001年动工、2002年初步建成投产的“富士康(北京)科技工业园”,是集团全球无缐通讯的事业总部,工业园将有效整合集团华南、华东地区的零组件制造能力,进而向客户提供从关键零组件到系统组装的全方位制造与客户服务。
2003年5月,集团旗下沛鑫半导体和群创光电在台北、昆山和深圳三地,全面导入基地启用与营运提速阶段,标志著集团在半导体设备和液晶显示面板产业领域展开实质性的长程佈局。
2003年10月,规模宏大的太原工业园区建设启幕(2004年5月启用),工业园是山西省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重点发展3C产品机构件、合金材料、精密模具、 汽车零部件等产品。2004年,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建设进入建厂规划与实施阶段,将建设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3C科技产业基地。
集团在电脑、通讯及消费性电子产业引领潮流,享有盛誉,是全球前三大EMS(电子制造服务)厂商之一,与全球顶尖的电脑、通讯及消费电子领导厂商结成长期策略联盟。
为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抢佔市场先机,集团还创造性推行“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的跨国经营策略,独创eCMMS(e-Component Module Move & Service)经营模式,彻底颠覆了电子专业制造产业领域的游戏规则。
科技以人为本。富士康科技集团立志成为中国科技产业的人才摇篮和中国科技公司先进企业文化的代表。“人才本土化、人才科技化、人才国际化”是集团挑战21世纪的人才经营策略。集团建立一套完善的“选才、育才、用才、留才”制度,“1-3-8留才工程”为优秀人才在富士康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工作环境;干部海外派驻制度为中国优秀人才打开世界门窗,使他们在海外设厂、制造管理、客户服务、外籍员工培训和自身学歷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科技素养和国际胸怀;集团在深圳、台北、捷克帕杜比策、昆山、北京、杭州、晋城等地设立大型员工培训中心,从职业道德到企业文化,从体能素质到专业技能,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训练;集团尊重员工信仰,成立了台资企业第一个中共党委;鼓励员工积极向上,自我学习,发挥各方面才能,为此创办了国内最大型企业期刊《鸿桥》,成立多媒体制作中心、员工文工团及球类、棋类等多个运动团队。
科技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原动力。今天,集团正处於从“制造的富士康”迈向“科技的富士康”的事业转型歷程中,将重点发展纳米科技、热传技术、纳米级量测技术、无缐网路技术、绿色环保制程技术、CAD/CAE技术、光学镀膜技术、超精密复合/纳米级加工技术、SMT技术、网路晶片设计技术、e供应链技术等,使集团在纳米、金属、塑胶、陶瓷、热传导等材料领域取得巨大技术突破,建立集团在精密机械与模具、半导体、资讯、液晶显示、无缐通信与网路等产业领域的产品与市场地位,进而在光机电整合的科技产业领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公司。
新的世纪,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之路,留下了富士康深深的足迹;中国未来的犟国富民之梦,正期待富士康大展鸿图。中国正在成长为世界经济巨人,富士康在科技研发、制造佈局、市场通路建设等方面的营运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未来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在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汽车、通路、数位内容等6C产业领域,挥师长驱,开疆闢土,成就霸业。集团将一如既往地打造一个活性的、有尊严的、有成就感的知识工作者的乐园,结合全球科技人士尤其是全球华人的智慧,挑战科技创新和事业转型的更高目标,缔造“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之一流科技公司的长青伟业。
华硕集团
位于台湾台北的总公司,是世界高科技制造业的重心,华硕结合了顶尖研发人员、专业技能的生产线员工与有效率的应用资源,设计出领导市场趋势的解决方案。制造生产厂包括:台湾、台北、芦竹、南崁、龟山,以及大陆苏州厂,它们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现在,华硕每个月制造生产力为:200万片主板与15万台笔记本电脑。在这里,华硕成功的孕育出领先市场先机的优秀品质与高度竞争力。
华硕电脑是一家拥有世界顶尖研发团队,以科技为导向的公司。秉持一贯的高品质科技创新而闻名。身为引领全方位3C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之一,华硕电脑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去迎接下一个崭新的千禧年。
华硕在2003年主板出货量高达三千万片,在过去一整年全世界所售出的台式计算机当中,每四台就有一台是使用华硕的主板。若我们将所售出的数量一字排开,长度将会超过纽约到洛杉矶的距离。而在2003 年的盈收更达到六十亿美元,比起2002成长将近一倍。
华硕高品质的产品源自于优良的产品研发。这与中国功夫的学习相同,必须从练气和培养内功着手。除了不断的超越极限和创新的特色之外,华硕的工程师群也在很多方面下苦心,像是电磁波干扰、散热模块 、噪音测试等许多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只为了要让客户真心满意。例如华硕笔记本电脑是全球第一家通过TCO’99国际防电磁波认证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需要通过包含辐射线控制、能源控制(电池耗量)、生态学(必须对环境无害)和人体工学等种种考验才能获得,全球第一家取得认证代表华硕扎实的研发与制造功夫。
为了在这极度竞争的产业中保持领先,华硕各种优秀的产品必须要在市场、成本和服务也保持领先。这也正是为什么华硕电脑40000名员工极力遵从华硕的”全面品质管理”程序。为了就是在成本控制跟上市时程之间,仍旧对所有华硕的客户保有世界级的服务品质。
另外,华硕电脑在2003年赢得超过700个奖项,而且连续6年在BusinessWeek 的「InfoTech100」中皆榜上有名。世界规模最大的硬件评鉴网站Tom's Hardware Guide的读者们,更将华硕电脑选为「最佳主板和显卡制造商」。除此之外,华硕电脑更屡获世界大奖再次印证「华硕品质,坚若磐石」。
「创新」将会使我的们生活过的更惬意,而且更能将既有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因着所有的设备将会合作无间的串联,所以「科技」要肩负的责任是将我们紧紧的凝聚在一起。
使命与价值
在过去的20年,科技已经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探索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在工作、游戏、学习和通讯有着前所未有的体验。当这股风潮开始兴起时,华硕电脑早已在这股改革中奠下根基。现在全球台式计算机里,平均每六台中就有一台是使用华硕主板。
作为这股改革潮流中的领导者之一,我们建立公司的使命,提供不断创新的IT解决方案,激励华硕客户发挥最大潜能。 华硕新产品研发的原则是先扎稳根基后再向外延伸。我们先从计算机零组件着手,从主板、显卡到光学储存装置,延伸到台式准系统、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手持式个人电脑、宽频网络设备、无限通讯设备、数字信息家电以及移动电话等。
落实我们的使命 对科技无限热爱
技术是华硕的核心,因为我们持续不断的投入心血于世界级的研究和发展,才能够提供个人和企业领导趋势的创新产品。
品质至上、永不妥协
高品质对于华硕来说是最重要的坚持。在每一个流程中时时检讨品质管理与细节,为了就是要让华硕客户们能享有符合经济效益的高品质解决方案。
长期合作关系
不论是不是我们的客户、媒体、股东或是一般消费者,我们深信合作伙伴在各个阶段都是可以与华硕一起互相成长。和事业伙伴保持良好的关系,是我们能够不断在各方面持续成功最主要的关键。
坚毅不拔
  所有华硕的员工都有着共同努力的目标,并在压力之中学习成长,勇于接受挑战。全公司上下努力不懈完成使命,是期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便利。
台湾的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台湾民众在这个重视程度仅次于春节的日子里,同大陆的百姓一样兴高采烈地热衷于吃粽子、斗龙舟、采艾蒿。
台湾的粽子制作方法分为南北两种。北部作法是将米侵泡于水中,沥干后用油炒香,并放入五香粉、胡椒粉、酱油等调味料,将米蒸熟后用竹叶包裹填馅,再一次入味后蒸食。南部的作法是用纯白糯米漏泡后加肉馅,以绿竹叶包裹,水煮至熟透。北部的粽子有浓郁的五香胡椒味,南部的肉粽则带有淡淡的竹叶清香,各具特色。料的内容则有猪肉、香菇、虾米、花生、咸蛋黄、红葱头、栗子、蚝干等,随个人喜好增添。
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讲究吃茄子及长豆、桃李等,吃李子象征子孙繁衍,吃长豆是为不被蛇咬,吃茄子则可预防蚊子咬 。
客家人包粽子分为碱粽和咸粽。碱粽是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祭品,而咸粽则分米粽和粄(粿)粽两种,纯粹用来解馋。
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是划龙舟。划龙舟,台湾称为「扒龙船」。台湾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这天都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划龙舟原是民间祭祀水神的一种仪式,目的是为了消灾祈福,龙舟需要经过“开光”仪式才可下水,“开光”就是在五月初一请地方首长拜祭水神,并提笔在龙舟的龙眼上点晴。初五龙舟下水前,人们敲锣打鼓,抬着龙舟走向河岸,沿途民众烧香礼拜,鸣放鞭炮。经过一番巡行,龙舟便下水比赛。竞赛开始,只见龙舟上的选手在咚咚的鼓声中,以划一的动作奋力往前划。河道终点处,中央插有锦标,哪一队最先夺得锦标即为胜者,胜负往往只在一瞬间。动人心弦的比赛,吸引着许多民众在岸边一边尽情观赏,一边为选手加油。在古代许多传统活动渐渐式微之后,龙舟竞渡成了端午节最有群众性和代表性的节日活动。
端午节时另一个必做的事就是要在家门口悬挂菖蒲、艾草和榕枝(以前还插着龙船花)所编成的辟邪物,因为菖蒲形如刀剑可辟邪,而艾草可治病保健,榕枝长青亦可辟邪。也有说菖蒲比喻剑,艾比喻旗可攘邪招福。另外这几样植物亦可作为草药在当天用来药浴。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
    邮 编:100710
    咨询电话:64515360/64515259